|
挽回咨询电话:400-040-1399
稍微接触一点泡学的人都会发现“价值”、“框架”和“气场”这几个高频词。很多人甚至将这些视为信仰而笃信之,力行之,一日三省之,在社交互动中反反复复地自察之。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几乎所有的FR中都会出现大量的“DHV”或“DLV”,“保持框架”或“失掉了框架”,“气场很强”等等用语。但是,除了直接接受“要不时地展示高价值”、“要始终保持框架”、“一开始就要营造气场”之外,又有多少人真正地更深入思考过这些东西?
下面我就以我个人的理解来浅谈一下吧。
价值
首先说说“价值”。“价值”可以说是各种泡学理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展示较高的价值(DHV)是制造吸引的基础(必要但不充分)。但“价值”到底是什么?很多新手都一看到“价值”就会想到那些物质的或生理的东西——金钱、权势、地位、相貌、才智等等。不少泡学书(如《魔术子弹》和杂耍人的书)中会提及这样的话:“在现场,要做一个提供价值的人。”难道这是在教你去给女人卖酒、送礼物?显然不是,这有违你学泡学之后学到的那些“直觉”。难道是Savoy或杂耍人搞错了?
其实,这是因为不少新手并没有对于“价值”做过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谜男方法》曾提到过“价值”,把“价值”分为“S价值”和“R价值”,就是“有助于提升大家的生存与繁殖几率”,但却没有进一步地对“价值”深入剖析。这样就会自然会让新手们觉得价值不就是金钱、权势、地位、相貌、才智等等这些东西吗?因此,很多人在DHV的时候,就会尽量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角度展示他们在金钱、权势、地位、相貌、才智等方面的价值。可问题是,他们真的拥有这些物质或生理上的价值吗?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这些价值——否则他们也就不会要下定决心、费尽气力地钻研泡学了,因为很多人都是物质或生理上的低价值者,他们泡不到妞,所以才希望找到除去这些物质或生理之外的“秘诀”来泡上妞。因此,当他们在泡学时却反而千方百计地向女人展示自己在物质或生理上的价值时,这难道不很讽刺吗?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对“价值”的理解是肤浅的。
除去我们通常理解的物质或生理上的价值外,还有一种价值,这种价值也是相当重要的,它就是情绪上的价值,这就是诸多新手千方百计寻找的“秘诀”的所在——因为我们知道,女人是受情绪支配的非理性的动物。我们应该庆幸人类跟其他动物不一样,人类除了动物的那些本能之外,还具有高级的情感。否则,如果人类的行为只是受动物本能和完全的理智支配,那么所有的妞都会只被那些在金钱、权势、地位、相貌、才智等方面的高价值者拥有了,所有在物质或生理上的低价值者都不会把到妹了,泡学也就不复存在了。正是因为人类有非理性行为——而且尤其是女人,所以才得以让泡学有空子可钻,使得那些在物质或生理上的低价值者也能泡到高品质的妞。但是,如何利用人类的非理性行为,这本身却又是理性的。这就有点像郑玄所说的简易、变易和不易的道理。支配人类非理性行为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情绪、心绪、心理等等,随你怎么叫它。
因此,对于具有生物性、社交性、理性、非理性的人类,“价值”应该有一个更宽泛的定义。为了区别于我们通常所谈论的在物质或生理上的通常价值,我们把这种更宽泛的价值称作社交价值(social value),它在物质或生理上的通常价值,还包括情绪价值。在正宗社交力学(RSD)里是这样说的:“价值可以是某人提供给他人的可以提高生存或繁衍机会的任何东西。除此以外,价值可以包含能给他人的带来良好情绪的任何东西,因为一般来说,能够激发良好情绪的东西跟能提高生存或繁衍价值的东西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我们的情绪能够促使我们产生不理智且无助于我们的行为,因此价值是不完美的,因为它可以包含任何能激发良好情绪的东西,而不去管它们是不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存或繁衍机会。”
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现场,要做一个提供价值的人”的真正意思了:要给他人带来良好情绪。或者更简单地说,给别人带来快乐,成为现场的快乐源泉。一旦你在现场能给别人带来快乐,那么你就是在DHV,你就是全场的高价值者,其手段跟你穿着一身名牌,或是展示六块腹肌是一样的,有时可能效果会更好。从根本上说,提供情绪价值要比提供物质价值效果更好。至于那些为陌生女人主动买酒水的行为,就根本不是在提供社交价值了。这些恩惠不是社会价值,因为从根本上说这些不能增加她的生存或繁衍机会,更不能激发她的良好情绪——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这反而会激起女人的坏情绪,因为这个好男人展示了顺从性(submissive)和需求感(needy)的低价值框架。由于互惠原理的作用,大多数女人会直接拒绝好男人提供的这些恩惠。也有些女人可能会接受好男人所提供的恩惠,但接受之后就会扬长而去,因为那些恩惠毕竟不是社交中的真正价值,是不会对女人产生真正的吸引力。
很多新手都很注意DHV,而且千方百计寻找时机见缝插针似的不断DHV。其实没那么复杂,提供价值就是最好的展示价值的手段。因为一个能够向他人提供社交价值的人,在他人眼里其本身就是拥有价值资源的人。如果你要展示价值(尤其当你没什么物质或生理上的价值可展示的话),那么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人快乐,成为全场的快乐源泉。
打压
这里顺便说一句,关于打压(neg)的。我不觉得自然流就不用打压,关键是要弄清楚打压的对象和时机。正如谜男所说的,打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那些价值特别高的女人的价值,这样才有平等互动的机会。因此,打压的对象是那些价值很高而且自我感觉特良好(high self-esteem, HSE)的女人。而对于价值更你差不多,甚至还低于你的女人,根本就无需打压,因为你们之间已经有平等互动的前提。另外,对于那些自我认同不是很好(low self-esteem, LSE)的女人,不管她们的价值高还是不高(尽管大多数情况下LSE的女人都是较低价值的,但也存在一些高价值低自我的女人),都不能进行打压,否则就很容易伤害她们的自尊,从而同样也很难再互动下去。打压的另一个要点就是在互动的开始阶段。因为打压只是为了创造一个能平等互动的开局。我看过有些新手,在游戏的整个过程都一直在不时地打压打压。打压跟推拉中的推不一样,你可以一直进行推推拉拉,但不能一直打压打压。推是为了制造拉的张力,而打压则只能展示你的低价值(还记得前面说的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高价值吗?)还有些新手,则是不分对象地进行打压。有些女生,她们的条件不怎么样,又很害羞很LSE,但有些人则机械运用“泡学技巧”(他们可能不屑于泡她们,只是出于练习或热身),对这些女生也进行打压。说到底,就是没能领悟打压的根本目的。其实这时候应该正好反过来,应该“捧赞”这些LSE的女生,要把她们的价值提升到跟自己差不多的级别上来,这样才能开展平等的互动。那么如何提升她们的价值?那就是不仅要先向她们提供价值(快乐),而且还要鼓励她们反过来对你提供价值(快乐或一切积极的情绪),然后进一步奖励她们所作出的努力。至于详细细节,那就是杂耍人的超凡魅力艺术的内容了。
那么如何去提供情绪价值,如何给别人带来快乐?方法和技巧多种多样,比如很多人热衷的大量的惯例、笑话、魔术、冷读等等,但我们也不要忘了那些更简单自然的东西,比如赞美、关联、稍带机智的评论、幽默的自嘲、指出对方的特别之处等等。最后别忘了,让对方进行表现和努力,也是让她感觉良好的手段,我觉得可能是更强大的手段。鼓励别人提供价值就是在提供价值,这不是很有意思吗?
开场
有些人具有搭讪焦虑,因为怕被打枪。还有些人怕搭讪,而是因为怕不知道开场该说些什么,或者是开场之后接下来该说些什么,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因此,如果要强行让某些人去搭讪的话,他们要么就是问“你是哪里来的”,“你是哪里人”之类的大量老套问题,要么顶多就是加上个“你好”然后继续问着那些问题。其实,我觉得有个万能的开场理由,那就是“去提供价值”。你可以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不是过来搭讪的,我只是过来提供价值的,我是想帮着让你快乐一下。比如说,我可以告诉你身上的不同之处,比如你的眼睛或鼻子很特别(完全可以自信大胆地瞎诌一通理由,因为这毕竟是你自己主观的看法。请记住重要的是积极的情绪,而不是寻求严肃的理性和真相)。我可以向你指出这个地方的某个有趣的东西,或者指出周围的某个有趣的人或事情,我还可以大胆地告诉你我对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甚至还可以接下来请求你做出一些小小的努力…… 总之,就是要带来快乐,就这么简单。
气场
再来说说“气场”。气场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也是价值观的体现,是基于价值观的。气场(vibe)这个东西真的不好清楚地定义。我个人觉得,气场就是你在跟别人进行互动时所让人感受到的一种情绪基调。气场是不仅仅是通过言语(包括说话内容,语速、语气、语调等)体现出来的,还通过非言语行为(如眼神、面部表情、手势、无意识的小动作、身体姿态等)体现出来,更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之间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传达出来的。
根据前面的价值定义,散发出积极情绪的气场是高价值的体现,散发出消极情绪的气场则是低价值的体现。因为情绪是能够传染的,所以强大的气场(不管是积极气场还是消极气场)能够对别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者大概就是写作vibe的原因吧。
从根本上说,真正的气场是应该通过价值观(value)营造出来的。因为价值观反映出来你对你自己以及你周围的人价值的看法。人的社交行为总体上是受社交价值的驱使的,社交价值相近的人们总是结成社会联盟(这在《谜男方法》里也有说),因此PUA才会通过在一开始的打压来降低他跟美女之间的价值的心理落差。在社交互动中,价值就是一种资源,从而决定了社交反馈的性质——接受或拒绝,吸引或排斥。当某个人在某一环境下能够向他人提供某种被需要的价值时,那么他就是在当时环境下的资源拥有者,是被他人接受的,是吸引他人的。比如说,前几天ipad 2第一次登陆国内,排队抢购的场面很火爆。那么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人——哪怕长得多么地不起眼——在当时的情景下,就会被认为较高价值者,因为他们拥有或潜在地拥有被需资源。在苹果店卖ipad的店员则更是高价值者,因为所有的人都需要他们提供的价值。其他诸如夜店的DJ,舞台上的魔术师,讲座上的专家,培训班上的教师等等都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的较高价值者。但是,一旦脱离了当时的环境,人还是那个人,但他们所拥有的价值则会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讲座上的专家去了夜店则完全可能变成低价值者,夜店的DJ去了经济学论坛,也是一文不值。可见,这种价值一旦脱离了当时的环境,也就不是价值了。那么,当事人在他们拥有最高价值的那个情境之下所感受到的被众人接纳、吸引着众人、收到积极的社会反馈的感觉和认知,就称为是“情境价值观”(situational value)。
虽然情境价值观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营造出强大的气场,但显然,情境价值观是不稳定的,一旦脱离的那个环境,它就不复存在,气场也就荡然无存。因此,如果一个人像具有一个稳定的长久的强大气场,那么他就不应该依赖于特定的情境。他应该去拥有一种更稳定坚实的社交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就是所谓的“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
在RSD中,核心价值观被解释为:“核心价值观是你无时无处不伴随着你的一种价值观,它体现出你的个性(personality)。这种价值观来自于一种被接纳感,这种被接纳感不是通过你跟周围人进行相对价值的比较而获得的,而是一种自信,它来自于你对你自己是谁的一种强大感知,而绝非外部的刻意强装。这样的自信给了你一种被授权的感觉,进而让你大大方方地采取那些高社交价值者才会潜在地表达出来的那些行为。在某个特定情境中,不管你感没感觉到你的社交地位增加了,但无论如何你就是采取你的价值观,并且都是让人们来被动地反馈着你的行为。”
看上去很拗口,但说简单了就是:尽管我们在很多时候不是高价值者,但是,我们却能做到在何时何处都拥有高价值者所具有的那种气场。而这种高价值气场不是营造出来的,而是你这个人自身的一部分,它是你的个性的一个成分。气场是由你的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它来自于你的自信。
这种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社交自信。它来自于你对你自己的看法,你对你周围的人的看法,你对你跟你周围的人进行互动的看法。正是因为你对你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也叫“身份”,identity)早就有了一个清醒且坚定的认识,所以才会具有绝对的自信,才不会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才不会在乎你是否被接纳,你是否收到负面的社会反馈。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情绪的高价值拥有者,才会有能力提供价值。一旦你自己先接纳自己,自己认定自己是高价值者,自己赋予你自己高价值者才能表现出来的行动权,你才能真正有效地向别人提供社交价值,这样别人反过来就会觉得你是个高价值者,就是根据你的主动且强势的行为来相应进行反馈,来接纳你,来寻求你的认同,被你吸引。因此,这是个良性循环。这样的态度就叫做“先发制式”(proactive)的,反之就叫做“后发制式”(reactive)的。绝大多数人在社交中都是后发制式的,当你采取先发制式的气场,别人就会以后发制的行为来接纳你、认同你。
我以前很害怕跟金发碧眼的洋妞互动,就算是能搭讪进去,但互动起来还是觉得自己好像矬了半截似的,因为心里那块念头总是挥之不去——她们实在是太漂亮了,跟她们比,我自己的相对价值太低了。可是,我们家附近,经常有一些金发碧眼的小女孩在玩耍,她们天生就是美人胚子,漂亮极了,虽然我也不认识,但我有时候还乐于停下来跟她们逗着玩。我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压力,为什么?因为我始终觉得她们只不过是些小屁孩,我再怎么着也是个大人,大人逗小孩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仔细想想,其实从本质上说,这还是来自于自己的价值观。是我自己认为我的价值天经地义地就要比那些小女孩高,因为我大人。而同样,我也曾我的价值天经地义地就要比那些美女洋妞低,因为她们太漂亮了。可是,所谓天经地义说到底还是主观上的价值观的东西。
再比如,很多人具有搭讪焦虑的原因是他们害怕遭到被美女打枪的尴尬和难堪。他们怕被说:“你有病啊”。于是,他们就似乎真的觉得自己有病。在比如说,有些LSE的人,当遭到女人或其他人责骂或打压的时候,就特别容易耿耿于怀,好像觉得别人说他们的那些坏话就真的会发生一样,就真的说的是他们一样。如果他们能够对他们自己的身份(identity)有一个足够清醒而坚定的认识的话,就根本不在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就根本不会根据社会反馈来采取“后发制式”的气场。昨天看新闻,说李敖因为小S开玩笑说他暗恋张兰,而要告小S,他还辩解说自己怎么可能去找那么老的女人,还强调他的瘦高白秀幼的审美标准…… 当时我就怀疑了,难道李敖也是伪PUA?
总之,稳固的气场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强化和内化你的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框架
最后说说“框架”。框架应该是建立在价值之上的。框架跟气场是不同的概念,气场可以动态也可以是静态的,而框架是在互动中体现出来的,属于动力学范畴的。
框架必须要以价值为前提。框架的目的是为了让女人过来追逐你,但如果女人觉得你是提供不了价值,她凭什么要追逐你?所以,你必需要先提供一定的价值。我觉得框架和推拉都是一种动力学中的微调手段。前面我可能过于强调提供价值的重要性了,但是泡学是动力学过程,我们不可能一味地只提供价值,否则那就是过分刻意地努力了(trying too hard),这样就会造成有所企图的感觉或体现出需求感(needy)。另外,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容易不被珍惜。价值也是一样。只有在适可而止的时候阶段价值提供,才能造成稀缺,才能让女人反过来开始追逐你。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始终保持框架,一点也不去提供价值,尤其是在互动开始的时候。在互动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个价值提供者,这样才能展现出较高的价值。然后,你要停止供应价值,反过来对她提出要求,鼓励她做出努力。那么根据互惠原理,她就往往会做出努力,这样就为了后面的进挪升高制造了理由。另外,一开始在组合中对所有人的价值提供,会让你赢得社会认同,让你成为关注焦点,取得先发制式的社交主动权。这些都是框架互动的基础。
内心游戏
当然,上面这些内容可能对新手来说不太好理解。对于新手来说,他们往往直接把“价值”、“框架”和“气场”当成纯粹的技巧拿来用。这种现象在泡学新手中比较普遍。于是,就有一些泡学老手浮出来指出这是误区。从根本上说,这些老手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那些新手并没有真正地领会“价值”、“框架”和“气场”的内在实质。他们只是把“价值”、“框架”和“气场”当成是“泡学技巧”或“秘诀”,他们只是在实战时“使用”出来,就像是秦琼使出撒手锏那样。这确实不是真正的泡学理念所在。“价值”、“框架”和“气场”应该扎根于你的内在本质,是你这个人的一部分。泰勒·德登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It is not about what you are doing. It is about what you are.”(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是什么。)对于新手而言,他们需要“打开”一下脑子的开关,然后就开始营造气场、DHV、框架互动等等人工行为。但是对于一个理想的泡学高手(比如那些天生好手),他们无需刻意开启开关,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自发的,但却都是符合泡学原理的。因为他们已经把“价值”、“框架”和“气场”这些东西内化了。新手的社交行为是通过意识来支配的,而老手的行为则是通过潜意识支配的。这就是内心游戏(Inner game)。
然而,我并不认为这会是新手的误区。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入门步骤。对于新手而言,他们刚刚接触泡学,热情高涨,理想很高。通过有意识地“使用技巧”的方式,他们能够迅速获得上手的感觉,能够收获一定的战果,尝到一点胜利的甜头,这对于他们的积极性只是有益无弊的。同时,新手缺乏大量的实战经历,因此如果从一开始就指望他们透彻地领悟社交力学、进行内心游戏,这无异于纸上谈兵。我看到有些人批评包括谜男在内的很多泡学培训(国内的我不太清楚,不敢妄自评论),说他们的东西过于“技术流”了,并没有把真正深入到泡学本质的东西剖析给新手。我个人觉得,持这种批评的人很可能并没有认真想过我上面的观点:新手学泡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和使用技巧不仅只是最初的阶段,而且是最有效的策略。对于谜男方法等培训课程,为了商业效益,培训内容就要定位于新手——因为AFC是占大多数的。
另一方面,当新手在经过入门的学习和实战之后,他们有了一些感觉,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拥有了一定的战绩,这时候就不能再停留在“使用技巧”的阶段了,而应该开始有意识地内化一些东西,进行内心游戏了。泰勒·德登自己在泡学的头几年,就总是迷惑:“为什么有时候我的表现很棒,而又有时候表现很差。”他对自己很不稳定的泡学水平感到苦恼。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内化游戏。
所以说,内心游戏应该是泡学学习的高阶阶段,是解决新手进入高手瓶颈的途径。我有时看到有些人混迹于泡学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他们还是在整天谈着《谜男方法》、《现实世界诱惑术》、《约会倍增术》之类东西,就好象他们以为只要把这些东西读上几百遍,泡学水平就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我不是说这些东西不是给高手看的,相反,我认为高手们也应该时而不时地回去翻翻这些书,总会有些小收获的。但是,我的意思是,如果一个新手想从入门级别提升到更高一些的级别,或更具体地说,如果他想更好地内化游戏,那么他就应该去翻更高阶一些的东西,应该侧重于找一些如何内化游戏的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