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学院,专注于挽回爱情,修复婚姻!

277

主题

23

精华

0

名声

顾问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49 小时
爱币
1095
积分
17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7:5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挽回咨询电话:400-040-1399
有人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有人在交往中体验到痛苦,有人在女孩那里如鱼得水,有人却连女孩的手都摸不着,有人待女孩如珍珠,爱情快乐婚姻幸福;有人遇人不淑,却矢志不渝地选择渣男。
       心理学研究的依恋理论揭示了其中的原因:
      依 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他们运用这一模式去解释别人的目的和意图。毫不奇怪人们对他人的某种感受会持续很久,哪怕明知那是错的,因为研究表明,这种模式改变相当不易,人们更可能同化新的关系信息,而不是改变已有观念去适应新的关系。
      研究表明,早期——主要是童年时期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但这里并不是探究早期依恋经验是怎样影响了我们成人期的依恋。
      在大多数的人际交往中,人们一直在使用着自己固定的情感模式:安全依恋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在西方的心理治疗师和理论者将依恋理论进行了多种试验和反复论证之后,我们发现,依恋理论中充盈的“温暖、安全感、和情感处理的神秘含义”正在超速度地向我们接近,一个崭新的心灵空间即将被发掘出来。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不善交际或被孤立、嫌弃,并不应该全部归咎于他的行为,而更多关乎其内心。换句话说,人不是因为人际关系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使得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男人追不到女孩——无法跟女孩建立融洽的亲密关系(恋人),很可能不是不懂方法,而是对待感情和女孩的态度存在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了PUA可以TD女孩,却依然不能建立稳定持久的爱情关系的原因。
       治标又治本的方法是,首先找到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的以及潜意识深处的观念(歧视女孩或对女孩的恐惧),并利用自身的经验、分析能力或学习相关社交技能对这种观念做出判断,才可能纠正。
        一个人之所以不愿意或不善交际,无法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亲情友情爱情),其实是内心害怕被人拒绝。为什么有人就没有这种担心呢?因为其早期有经常被拒绝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形成了对他人的预期,即别人经常会拒绝我。很多人的搭讪焦虑和社交焦虑就是源于此。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强迫让这样的人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而是分析这种“怕”产生的根源以及工作模式。
       研究发现,这种人通常有一个对他人情绪并不敏感的母亲或其他早期养育者。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忽视孩子的需要或者习惯拒绝孩子的要求,并不关注他,极少对他有情感方面的流露,不愿意对孩子表现出喜爱和亲昵。说这个可不是为了让你恨父母——若你母亲恰如前所述,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那表明你幼稚可笑。说这些是为了让那些感觉缺母爱的人觉得自己早期受到的待遇只是母亲的一种处世方式,而与他本人的可爱程度无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是所有人都像母亲那样对待他。
       有少部分人把成人情感依恋模型划分为四种,安全型、回避型、沉迷型、恐惧型,这里采用主流的分法,将沉迷型和恐惧型归于一种:焦虑—矛盾型,因为恐惧型人群中占比不足百分之十,且心里表征与沉迷型多有相同之处。
      A安全型依恋: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任他们,或者让他们信任,这真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情了,我不担心会被抛弃,因为这很少或几乎不发生,我也不害怕别人亲近我,我觉得那是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表示。
      A型者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觉得与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别人和让别人依赖他,他并不担心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其关系太亲密。安全型依恋个体对其性伙伴充满友爱、关心。此类型在人群中大约占56%。
       B回避型依恋:我能够亲近别人,但是这种接触有时让我感到不安,因为我很难完全相信别人,更不用说依靠他们,其实我依赖自己就够了。如果有人亲近我,我会很紧张,有时,甚至是爱侣想要我表现得更亲近一点也会让我感到不自在。
      B型者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这类人通常会以避免跟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此类人相信真正的爱情不会长久,对性抱一种游戏的态度,对性伙伴既缺乏无私的爱,也无占有欲。大约占25%。
     C 焦虑—矛盾型依恋:我很想让喜欢的人亲近我,与我没有任何距离地交流,但我想,他们似乎很不情愿这么做,我经常担心我的同伴并不是真的爱我喜欢我。我真的想和他们融为一体,可是我发现有些人因此离我更远。
      C型者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此类人对性伙伴的占有欲比较强烈,显得很粘人。大约占19%,很多对女孩死缠滥打的老好人属于此类,这类人经常不断地恋爱而不是YYQ——在吓跑别人后。
      除了安全型,其他都属于不安全型。我们很容易鉴别出安全型依恋的成年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并且信赖对方。另外,我们也能发现回避型的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因此害怕付出情感——这种人追女孩显得很精明,动作上循序渐进,情绪却不起波澜,用PUA术语讲就是行为感受都不受女孩左右。
       尽管安全感很吸引人,但是由于已形成的依恋策略和内部工作模式,非安全型依恋的人并不懂得如何跟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相处,内心会担心受到拒绝,与安全型交往时,他们会感到不自在,并认为这不是亲密关系,或者说不是其理解的亲密关系。因为在他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亲密关系不是这样的,而是应该伴随着拒绝冷漠和反复无常的,就像他们童年少年时期遇到的那样——重要他人如父亲母亲或者其他养育着习惯拒绝、忽视他的情感需求。
        由此不难理解,一个屡次遇人不淑的女孩还会继续反复寻找同样类型却伤害他的男生。而老好人对拒绝他甚至侮辱他的女孩锲而不舍。除非他们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喜欢这种依恋关系。
      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而言,非安全型依恋的人是难以理解不可理喻的,觉得是冷漠和反复无常的,但他们不会像非安全型个体那样对自我产生否定——也不会轻易否定拒绝他们的人——而只会尽量避免跟此类人接触,因此同样也不会与其发展亲密关系。即便缺乏母爱,那些漂亮的女孩会因其可爱美丽而受到身边人的特别优待,因此美女们一般属于安全型依恋,而你作为一个为美女求而不得茶饭不思或者一个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的行为而苦恼的非安全型依恋,自然就缺乏吸引力。
      我们追求熟悉的亲密关系,即便那是不好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安全型依恋的成人无疑倾向于选择安全型依恋伴侣,而非安全型依恋成人会不自觉地寻求早期同样依恋模式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依恋模式才是他所熟悉的,才能使他感到舒适。
       在恋爱、婚姻生活中,对很多人而言,之所以爱得不太好,并非因为没有把爱情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全力学习,而是从小不知道像样的爱情是什么,或者错误地把电影电视中的爱情当做现实,他们不习惯于健康的爱情关系,正如不适应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在爱情、婚姻关系里,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A安全型:也就是有爱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和交流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他乐于接纳伴侣对他的依赖而且必要时向伴侣寻求依赖。他们相信自己也相信对方,对于恋爱对象能否接纳自己有冷静的看法,即使遭到拒绝,也可以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爱意。面对这样的人的追求,即使女孩一开始是拒绝的,其后也会是难以抗拒的。
      B回避型: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隐藏到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他们不能体察别人对自己的感情,一旦有人示爱,他们首先感觉到的是怀疑,即使在恋爱中,他们的面目表情也是平淡的,很少展示自己的感情,他们也很难体察到对方心中的情绪和情感。然而他们很可能恰恰是YYQ者,压抑而未发展的情感像一股潜流只有在性中才得以表达。也就是说这世上有大约25%的人是YYQ倾向者。
     C矛盾型:渴望亲密也有能力亲密,为了维持一个想要的亲密关系,会放弃自己的需要,甚至讨好和适应伴侣。但因为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而变得不快乐,容易嫉妒,容易把一些小事私人化。内心极度害怕拒绝,一旦遭到拒绝,就不能理智看待自我,常常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而一旦获得爱情,他们又期望能够牢牢地和伴侣绑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有时会把人吓跑。
       对于非安全型的而言,即便追到了男神女神,结局也常是拜拜。最终,他或她将觉得别人没有和他一样强烈的感情,在很深的心灵深处,他们总担心伴侣并那么看重他。这类人在求爱失利之时总觉得世人不能理解其爱之深情之切。
       不安全型的成人,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担心受到拒绝。他们要么会通过讨好的行为表现去获得他人关注和亲密,一旦受到怠慢,就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不敢随便对他表现出冷淡的神情,时间长了,就会尽量避免跟他交往。要么因为担心受到拒绝而避免跟人交往,即使有人主动接近他们,他们内心也认为,他人会随时离开自己,因此就避免付出感情或者隐藏感情,他们对人充满了不信任,因为这种不信任和冷漠,别人也就常常不再跟他亲密,这反而更加印证了他的观点,即认为他人与自己接触久了,就会因为讨厌自己而离开自己。
       这类人的人际交往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在他们内部工作模式里,认为亲密关系就应该是消极冷淡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舒适,所以他们会尽力寻求和自己同类的人,去建立一种互相之间冷漠的亲密关系,很多摔摔骂骂吵吵闹闹一辈子的夫妻属于此中典型。
      为什么“她一直在拒绝我,但我就是无法自拔地想占有她?”“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做出那么多牺牲和改变,她都不满意,她知道我是爱她的我只是受不了她和男同事吃饭,别的我可以忍受就是忍受不了胡思乱想,我想完全拥有这份爱情这难道有错吗?她难道就不能为我做出一点改变,略微地约束自己一下?”因为焦虑—矛盾型的人,会倾向于主动复制熟悉的关系环境。
      人际间同一个细小的行为,在A型、B型、C型人眼里,意思截然不同。比如今天我女友没接电话,A型依恋的人第一反应可能是“ta在忙”,C型可能是觉得“ta不爱我了”B型可能觉得有些担忧但这只是一闪而过便是无所谓。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非安全型依恋的成人,怎样改变自己呢?认清自己是改变的第一步。当你能够停下对过去的重复,为自己找到或者创造一个安全的新环境(扩展社交圈),并让你的行为模式适应这个新环境,改变就会发生。
       亲密关系专家Lis Firestone提供了几条建议,帮助我们提高找到和维持真爱的能力:
      1、想清楚对你来说恋爱意味着什么,以及什么样的人能够在恋爱中让你快乐。要具体,很具体的要求,比如:“对方看到我的电话不会故意不接”。
      2、每周至少要和3-5个陌生人说话:从不交谈的邻居,公司中从不交往的同事。
     3、努力发现朋友、爱人、同事的优点和好笑的事情,训练自己对一些生活琐事关心,征求朋友爱人和同事的意见,记录下来。
     4、知道自己的依恋类型,然后学会分辨你约会对象的依恋类型。
     5、采取有效、有力的沟通方式,在确定恋人关系前就让对方明确你对亲密关系的要求。
     无论心理学对情感的发现和解释是怎样的,我们有这样一个心理事实和生活事实:当我们进入一个安全、持久的人际关系时,我们的心理依恋类型就会有所改变,找一个安全型依恋的对象恋爱并维持一段稳定的长期关系,或者如果同样是非安全型的人一起跟你努力改变,或者找一个心理咨询师,不过,这对很多人而言不现实,大城市里咨询师收费比较高,小城市又缺乏心理咨询师。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 挽回顾问咨询 : 400-040-1399
  • 挽回爱情顾问微博:康纳
  • 顾问邮箱:connor@pjcy.com
  • 挽回爱情课程:www.pjcy.cn

手机版|sitemap|挽回学院4000401399 ( 备案号:粤ICP备2022052652号

GMT+8, 2025-5-1 20:36 , Processed in 0.0763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挽回爱情

© 2021 挽回学院

破镜重圆咨询服务(肇庆)有限公司 电话:4000401399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天宁北路75号15E10写字楼
免责声明:所有图文由网上采集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