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学院
标题:
婆婆差别待遇,媳妇抱怨连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来来来
时间:
2014-10-27 15:24
标题:
婆婆差别待遇,媳妇抱怨连篇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婆婆和媳妇要共同念好一本经,当真是矛盾重重,困难多多。季芳原是不信天下少有能和睦相处的婆媳这个歪理的,但结婚之后的种种际遇,却使得她也慢慢变成了自己之前最看不上的那种人。成天一有空,就向人抱怨婆婆的不是。
苦水实在是太多,倒都倒不过来。几乎所有跟季芳亲近的朋友,都听过她诸如此类的怨言:婆婆对弟媳妇和对她,一点也不公平。
“我先生是家中长子,书读得最好,也最有出息;我婆婆却最不疼他。家里要有人出钱,他总得出最多,因为婆婆老是说:反正你们夫妻都在上班,只有一个孩子,你们不缺钱,多出一点是应该的!相反的,我婆婆最疼他弟弟──他弟弟个性好高骛远、工作很不稳定,婆婆却对他最好。只要我先生在婆婆面前教训弟弟,婆婆一定会出来护卫小儿子。”
“我生的是一个男孩,好歹是家中长孙,婆婆却也没有多疼我一些;她对于什么事也不做、光在家中当米虫的弟媳最好,她生了个女孩,婆婆反而最疼她。不久前,我还发现婆婆买了个名牌包给她,真把我给死了。”
听季芳这么说,朋友问她:“弟媳妇应该比你的嘴甜得多吧?”
“你怎么知道?没错,她就是很会阿谀谄媚的那一种。”季芳忿忿不平地说。
季芳的婆婆很会理财,在上海有好几栋房子,光靠租金就可以过着很好的生活。并不靠子女生存,而且,只要她开心,就会打赏下一代。
婆婆不买名牌包给季芳,是因为她本来就买得起,何必锦上添花呢?锦上添花不会换来感激。季芳的弟媳除了嘴甜,至少比她多了讨婆婆喜欢的能力,让婆婆为她花钱花得欢喜。
大部份的母亲,都有“济弱扶倾”的天性。她们又不是小学老师,她不会对表现较好的孩子比较偏心。事实上,大部份的母亲,对于所有孩子中最无能的那一个,总是最费心神、施恩最多。而且认为:就因为他比较无法谋生,所以兄弟姐妹多帮他一点也是应该的。
和妯娌争宠比较相当无聊,因为“爱”很主观,她高兴对谁比较好,并非出自理性判断,也不是她故意偏心。婆婆或妈妈没那么偏爱你,常表示她相信你已经有独立的实力,不需要她的赈济。
不被特别照料的,通常是能者。能者多劳。如果季芳能够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婆婆对弟媳妇的偏袒,也许就能够释然一些吧。其实,与其抱怨婆婆为什么对弟媳妇好过自己,不如多想想,自己是不是能做到弟媳妇那样言语行为上讨老人家的欢心。
欢迎光临 挽回学院 (https://www.puao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